篇一:强国思政课之做新时代好青年笔记
校领导思政课——做新时代的奋斗好青年
第1页:同学们好!我今天思政课的题目是《做新时代的奋斗好青年》。
第2页: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讲解:一、新时代青年的使命内涵;二、新时代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天然优势;三、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努力提升青年精神素养。
第3页:第一章节
新时代青年的使命内涵
第4页:讨论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有一个理论前提:
这就是“时代、中国共产党、青年”这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
从中国共产党领导青年运动的历史来看,时代、中国共产党、青年如同形影不离的铁三角“时代召唤青年、塑造青年、成就青年,青年感知时代、融入时代、推动时代,这就是时代与青年关系的内在逻辑,也是党领导中国青年运动历史进程中体现出来的一条重要规律。”
因此,认识新时代青年的使命,必须搞清楚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第5页:1、总书记深情阐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愿望,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党的十九大郑重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据此把通过伟大斗争、伟大工程和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使伟大梦想的内涵更加丰富,有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第6页:2、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战略安排:第一个战略安排
从现在起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战略安排
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个战略安排
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第7页: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来越近,广大青年要努力奋斗
新时代新征程新青年新梦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也意味着中国青年进入了新时代。
青年应紧紧抓住“新时代”带给我们的际遇,自觉担负起“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在实现伟大梦想的过程中放飞梦想。
第8页:第二章节
新时代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天然优势
第9页:1、新时代必然有其区别于以往时代的新特征
新时代的新特征表现在五个方面: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lù)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第10页:2、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经济社会之间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保护、民生保障、社会创新等不充分,这些因素制约着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新时代的新特征以及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我国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这是提出进入新时代的基本依据,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要特征。
第11页:3、总书记指出“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睛雨表”
青年人精力充沛,能够负担各种对体力、智力高要求和高压力的工作。
青年思想活跃,最少保守思想,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快。
青年是进行观念创新、知识更新和技术革新的核心力量。新时代的青年所具备的时代特点不仅契合新时代的新特征,更满足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因此青年应是最契合新时代特征的群体。
第12页:第三章节
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努力提升青年精神素养
第13页: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在青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和建功立业中,除了要练就过硬本领和职业技能外,高尚的品格,美好的品德,坚定的意志,远大的理想等精神因素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而若置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来考量,新时代青年具有的精神状态的高低好坏,还关乎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巩固,关乎伟大梦想的实现,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
因此,提升新时代青年的精神素养,不仅是时代应有之义,也是时代必然之需。
第14页:(一)在使命担当中升华精神素养的内核
青年要肩负起新时代的使命职责,自身必须过硬。青年
努力的方向,就是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理想信念是事业和人生的灯塔。”我们党的历代领导人,都强调青年要有理想。
第15页:青年应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人的理想信念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变得更加坚定。相反,有的时候受到外部环境特别是物质利益等方面的诱惑,理想信念可能出现减弱甚至丧失的情形。
诚如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分析的那样“领导干部一旦丧失了理想信念,就会把握不住自己,就会迷失方向,不仅会越过做党员的底线,而且会越过做人的底线。”
这段话尽管是分析领聊干部的,但是它充分揭露了这样一种现象,即理想信念对有些人来说“是拿来说,拿来唱的”“是用来装点门面的”。这种对待理想的想法是极其错误的,广大青年学生要引以为戒。
第的16页:在这里,我给同学们推荐一部电视剧《风筝》。
剧名“风筝”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风筝》讲述的是潜伏在军统的共产党情报人员郑耀先的故事。这部电视剧从哲学层面试图探讨一些深奥的问题,如“信念有没有可能是一个人的本质需求”。
“风筝”指引家乡,指引希望,指引光明和未来
牵系风筝的,只有细细的一条线,一旦这条线挣断,风
筝就会挣扎在茫茫险恶的空中,随时会跌落到自己都意想不到的地方。但在风筝线断开之后,郑耀先已有了一条心灵上的绳索,这条绳索依旧在给出方向,指引家乡,指引希望,指引光明和未来。
最纯洁的信仰是对于高尚理想的信仰
这部电视剧受到热棒,表明尽管新时代完全不同于革命战争年代,但是人们内心深处仍然渴望坚定的理想信念,“最纯洁的信仰是对于高尚理想的信仰……”
***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曾明确提出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等六点希望,这为当代青年指明了成长成才的正确方向。
其中,树立远大理想被放到首要位置。理想是前进方向,是精神支柱,是力量源泉。青年人要有理想,理想信念是人生第一粒扣子,一定要扣好。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同学们作为高中生既要惜时如金、孜孜不倦,又要突出主干、择其精要,充分利用好时间提升自我,全力抓住重点,强化自我提升能力。同时要着力解决学习不够深入、心态浮躁、耐不住寂寞等缺点,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提升思想觉悟、扩展知识层面、优化知识结构,做一个有文化、有知识、有热情、有进取心的中国青年,将来为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青年当
耐得住寂寞,受得住诱惑,不被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裹挟。避免成为精神空洞、无理想、无抱负的“空心人”,不做心理年龄增长停滞、行为无理近乎荒诞的“世纪巨婴”。
第17页:作为新时代青年要坚定不移,坚忍不拔,能抗腐蚀。
人的信念与“合金’作用好有一比,可以说是认识,情感,意志等的一种合成品,具有坚定不移,坚忍不拔、能抗属蚀等优良“属性”。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广大青年必须保持对理想信念的激情和执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不移跟党走。
当前,首要的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牢固树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
第18页:(二)在成就事业的实践中锤炼提升精神素养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各项工作对专业化、专门化、精细化提出了新的越来越高的要求,人们“本领恐慌”的紧迫感越来越强“本领恐慌”不一定是件坏事,但是克服这种“本领恐慌”的唯一出路是学习。
青年时期是求知欲最旺盛的时期,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青年人“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
第19页:青年时代的毛泽东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1912年,长沙城里有一个藏书丰富的湖南省第一图书馆,每天清晨都会有一个个子高高的年轻人在图书馆门口等待开口。他总是第一个进馆看书,聚精会神地读书,一刻也不肯休息,一直到下午图书馆关门才出来。这个年轻人就是毛泽东,他仅仅花了半年时间,就差不多读遍了图书馆里的中译本名著。
第20页:针对青年人学习中的浮躁之气,总书记指出:“青年处于人生积累阶段,需要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知识。广大青年抓学习,既要惜时如金、孜孜不倦,下一番心无旁骛,静谧自怡的功夫,又要突出主干,择其精要,努力做到又博又专,愈博愈专。特别是要克服浮躁之气,静下来多读经典,多知其所以然。”
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伟大梦想是干出来的。幸福是通过奋斗实现的。李大钊在《史学要论》中讲道“凡事都要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唯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
这就表明,青年要把远大理想变成现实,既要练就真本领,又要有自强不息的担当精神。
第21页:(三)在奋斗作为中让青春焕发绚丽光彩
现在的青年是计划生育政策普遍实施后出生的一代,其
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独生子女”,社会上由此形成了一些对80后、90后、00后的偏见,认为他们自立能力差,责任意识弱、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等。然而,事实上青年并非如此,他们积极健康向上,是能够担当大任的一代。近日,“佛系青年”成为讨论的热点话题。“佛系青年”是一个群体与一种哲学的结合,其现实土壤是当前青年的生存处境,究其实质则是一些青年人选择逃避现实压力的一种精神选择。事实上,面对现实问题和生存处境,一个社会中的人事实上是无法置身事外的。否则,我们又怎么能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第22页:没有哪一代青年是容易的,都会遇到困惑或彷徨
面对世界的深刻复杂变化,面对信息时代各种诱惑的相互激荡,面对纷繁多变、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社会现象,面对学业,情感,职业选择等多方面的考量,一时有些疑感,仿徨,失落,是正常的人生经历。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
第23页:总书记寄语广大青年
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不懂就学,不会就练,没有条件就努力创造条件。
志之所趋,无远弗(fú)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对想做爱做的事要敢试敢为。
努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把理想变为现实,要敢干做
先锋,而不做过客、不当看客。
让创新创业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第24页:(四)要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的思想,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好青年。
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这三者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整体。
有理想是有本领和有担当的动力,失去了理想也就失去了奋斗的方向。
有本领是实现理想的必备条件,它是连接理想和担当的重要途径,缺乏足够的本领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有担当才能使本领作用于理想,担当背后是品格,境界,没有敢于和善于担当的精神,理想和本领只能束之高阁。
总之,要实现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这三者的相互促进,就要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的思想。
第25页:如何才能做到知行合一呢?
只有坚持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实现知行合一,才能使理想变成实际的行动,知识转化为真正的本领,使之外化为勇敢的担当,青年也因此才能在实现伟大梦想的伟大实践中成就别样的人生。
第26页:同学们,青少年是一个民族的希望,一个国家的未来。新时代的青年要热爱祖国、理想远大;要做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和传承人;要珍惜当下生活,向革命家、向英雄模范学习。在幸福、美好的新时代畅快奔跑、勇敢追梦,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推荐访问:强国思政课之做新时代好青年笔记 新时代 强国 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