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听课记录5篇

篇一:高中地理听课记录

  

  学习听课记录

  时间:10月18日

  地点:多媒体教室

  课题:《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授课人:李丽

  听课记录:

  情境导入:老师有一位好朋友是一家报社的记者,由于工作需要现在她已经远渡日本,不过发达的现代科技使我们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分享着彼此的快乐,前一段她给老师发来了几张照片,与同学们一起欣赏一下(展示图片:日本美丽的自然风光,意在突出日本的环保和绿化)

  过渡:不过几天之后,我又受到了她的一封邮件,我的朋友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

  情境(二)一位中国记者寄自海外的信

  早在江户时代,日本人就发明了适合日本饮食习惯的一次性筷子。到1990年,日本国产一次性筷子的产量达到了240亿双。与此同时,由于一次性筷子消耗了大大量木材,一些厂商于是将目光转向海外。

  现在,日本全年一次性筷子的消耗量约为257亿双,人均消费200双左右。同时,日本国内一次性筷子的产量仅占3%左右,其余97%都是依靠进口,日本的一次性筷子几乎全是从中国进口的。

  我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

  课上交流:关于一次性筷子

  1你知道日本和中国森林覆盖率各是多少吗?(日本64%,中国17%)

  2你知道一棵50年树龄的大树价值是多少吗?它有哪些功能?

  (产生氧气,吸收有毒气体,增加土壤肥力,涵养水源,为鸟类提供繁养场所……价值19.6万美元)

  这棵50年树龄的大树可以被制成多少双一次性的筷子?它的价值是多少?(可以制成6000---8000双一次性筷子,价值40美元)

  3你知道日本国内采伐的方式吗?我们中国又采取了怎样的采伐方式?(日本“间伐”方式,及时补种;中国采用“一采光”的方式,后继植树工作乏力,使原本可再生的资源变成了一次性资源)

  4你家周围的餐馆有没有使用一次性筷子?(普遍使用)你和你的家人使用过吗?(用过)这些餐馆使用过的一次性筷子是怎样处理的呢?(大都被当作垃圾倒掉)

  5你知道日本的一次性筷子用完之后是如何处理的吗?(有专人回收,由于造纸的原料,三双一次性筷子可以造一张明信片或一张复印用的A4纸)

  总结过度:通过交流,我想我们好多同学也许和我的朋友一样,心情不是很轻松,但是有的同学又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多媒体展示:争议(一):

  有的同学说,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资源丰富,地大物博,应有尽有,砍点森林没什么。你认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过渡导入下一环节合作探究一)

  3、合作探究(一)中国的资源现状

  学生活动1):分析下列图表及材料,自己归纳得出结论。

  材料一:中国资源总量情况一览表

  土

  地:总量世界排名第三位;水第六位;太阳能第二位;矿

  产第三位

  材料二:凡是在世界上已发现的矿在我国均有分布,储量也居世界前列。其中稀土的储量占世界的80%左右,锑矿的储量占世界的40%,钛矿的储量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储量的总和,而钨矿的储量则为世界其他国家储量总和的4倍。

  材料三:中、美及世界人均资源占有量比较

  国

  土(公顷/人)中国0.9美国3.87世界平均2.75耕

  地(亩/人)中国1.41美国10.9世界平均3.75森林面积(亩/人)中国1.8美国17.8世界平均14.3材料四:调查显示:我国煤炭的平均回收率为32%,铜矿的平均回收率为50%,锡矿的平均回收率为28%。中国中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伴生成分复杂,但是有综合利用价值而未进行综合利用的矿产占30%以上,例如,煤矿实行单一开采,与煤共生的高岭土被白白扔掉了……

  材料五:南方与北方的资源对比

  我国南方地区水多耕地少,有色金属集中分布在南方六省,是我国矿产资源分布的一大特色;我国北方地区水少耕地多,能源与矿产资源丰富,煤炭资源的90%,铁矿资源的60%和石油资源的全部几乎在北方。

  师生总结:我国的资源形势: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人均占有资源少,资源相对紧缺,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利用率不高,资源分布不平衡,组合错位,发难度大。

  结论:我国不仅是资源大国也是资源小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

  学生活动2)讨论漫画《离家出走》、《绿色的回忆》、《最后的墓碑》说明了什么,理解滥砍滥伐不仅是破坏资源的问题,还会使动物失去生存的家园,导致土地沙化,引发沙尘暴和洪水泛滥等一系列的的严重问题,澄清争议一)“砍点森林没什么”的错误认识。

  多媒体展示争议(二)

  有的同学又说:现在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民生活水平并不特别富裕,目前最要紧的是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出口一次性筷子能赚取外汇,带动经济发展,应越多越好。(过渡导入下一环节合作探究二)

  4、合作探究二)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学生活动:

  分小组阅读材料,讨论归纳,得出结论。

  材料一:温家宝总理关于:“13亿,做乘除法的问题“的有关材料。”

  材料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我国未来20年能源领域将面临一系列挑战,我国人均能源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我国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到2020年,保证需求的只有9种。

  材料三:2004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消息:安徽沈丘黄孟莹村自90年代以来,每年死亡人数急剧上升,造成这一现状的罪魁祸首竟是受到沿岸许多化工厂排放污水污染的淮河。

  以上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这些现状对我国分别产生怎样的影响?

  师生共同总结: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相互发展相互协调相互制约)

  1)、人是社会的主体,人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的质量、数量直接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增长过快、过多,会导致资源消耗过量,环境恶化。

  2)、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必然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然威胁人类今后的生存。

  结论:谋求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即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世界各国的共识,是面向未来的发展战略,是确保经济和社会长期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

  5概念梳理:自读课本,学习可持续发展有关内容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含义、要求

  6、开眼界: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了解中国的重视程度)

  1992年8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的指导中国环境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第一条就是“实行可续发展战略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指出当前最紧迫的是可持续发展。

  7政策大看台:

  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我国新一届政府多次重申: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行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江泽民强调:实现可持续发展,核心问题是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发展不仅要看经济增长指标,还要看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

  8、你知道吗?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家兴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西部大开发

  青藏铁路通竣工

  西气东输

  南水北调

  西电东送

  三峡工程)

  9实践导行:谈谈我们中学生自己能为实施可持续发展力所能及的做些什么?

  10、结束语:(歌声起《明天会更好》)

  听课评价:课堂容量大、知识涉及面广,总体来看,本节课展示了老师精心的教学设计和准备,能够按设计来完成教学任务。

  优点:

  一、在课堂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巧设情景,开头很有新意,通过展示图片、讲老师的故事,立刻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为以后的教学做了良好的铺垫。在这种情境教学中,师生共同探讨课本主题,避免了空洞的理论说教,二、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突出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活动,课前投入、课上交流、合作探究都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符合学生的实际以及社会、时代发展的要求。

  三、本堂课还有一些出彩的地方,如老师的亲和力,工整的板书设计、语言的精炼等。讲课老师的很有活力的课堂设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同行要多多学习。

  听课的作用

  1.有利于掌握和了解教师贯彻落实教育教学法规、政策和要求等现状。

  2.有利于了解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及水平。

  3.有利于良好教学风气的形成,促进教学改革深入有效地进行。

  4、有利于总结和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促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学习提高和成长。

  教师可以通过听课活动学习到那些优秀和先进的理念、方法和经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篇二:高中地理听课记录

  

  地理听课记录评语及建议3篇

  首先非常感谢学校组织这样的教学周活动,因为通过这样的活动,给了我更多向其他老师学习的机会。在这次教学周活动中我听了十多位老师精彩的课,他们带来了新颖的教学理念和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手段,让我受益非浅。从每位教师的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体会到了新课程教学的意义所在,自己评价自己的课,不容易发现问题,更不容易突破自身的框架和模式;如果以局外人的身份去看别人的课,就会有“旁观者清”的感觉。既可以领略别人成功的妙处,又可看到自己存在的不足。下面简单说说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巧用导入教学如果说一节课是一曲生动华美的乐章,那么导入就应该是它扣人心弦的序曲。课堂导入设计得巧妙,不仅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还可以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张红老师在讲授《大规模海水运动》时,首先播放了一段“泰坦尼克号”与冰山碰撞沉没时的影像资料,给了学生视听感官上强烈的刺激。富有感染力的影视资料,加上教师饱满的情感色彩让学生为之震撼,从情感上产生了浓厚的学习欲望,增强了学习兴趣,效果很好。在今后的课堂上应该少用“上节课我们讲了。”“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之类的语言导入,尽量设计的巧妙一点,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地理新课标明确指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上,注重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去理解地理知识,能收到深

  入浅出的效果,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能够更充分的发挥出来。例如:范章婷老师讲授《水资源》节约用水这一部分知识点时,对工农业生产中的节水只做了简单的介绍,因为这些离学生还较远,而重点从学生身边入手,让学生找一找发生在他及他身边人对水资源浪费或者节约用水的事例,贴近学生。使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生发言热烈,思考积极,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枯燥无味,课堂的效率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关注学生,使课堂教学生动、实用、有效我认为这一点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该把教材内容结合教学对象,也就是我们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生活化和活动化的加工,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实用、有效。范章婷老师通过一段生动形象的卡通视频“小水滴”,把水资源内容进行串联总结,符合初一阶段大部分学生的认知水平,而一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在视频中又可发现另一个重要的规律__水是在不断循环的,进而超越课堂,实现知识的升华。同样张红老师针对我校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新课程标准中对《大规模海水运动》这节内容的具体要求,侧重对学生读图能力与绘图能力二者相结合的培养。

  同样其他老师的课也有很多让我学习的亮点,因为自身水平及学科的限制,不能一一列举,所谈非常有限,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指正。

  2022年9月27日我参加了泸县初中地理优质课竞赛的教研活动,有幸听了各位优秀老师的讲课,让我近距离地领略到课改课堂结构和教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这些课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在教学中,老师们都采取了“以生为本,以导促教”的教学原则,通过老师有序

  的导、生动活泼的启发教,激发学生积极的参与、体验、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了本次优质课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主题。以下是我个人在本次听课过程中的一些感受。

  1.情景教学:老师们采用多种形式创设情景进行教学。利用教材本身和地图册创设情景传授基础知识,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和交际活动。在情景中理解课文知识和内容,使难点化易,重点难点;在情景中进行操练能提高学生实践的量和质。

  2.情身意浓:我们不仅是一位老师,还是一位教育工作者。课堂上教师用各种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使他们怀着轻松愉快的情绪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中去,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知识理解:教师都重视在操练中讲解知识,在情景中进行精讲多练,培养学生扎实地掌握和运用地理知识。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边练边讲知识,生动有趣,能加速理解的过程,教师重视通过地理板书板画对知识进行点破和归纳,起到了事半功倍的目的。

  4、以问题为起点的探究式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次听课活动,各位老师在设计问题方面做得非常好。注重问题设计地启发性。例如李灿老师提出这样问题:为什么一元钱可以浏览成都、武汉、上海呢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也围绕本节课主要内容逐步展开探究学习。这样以问题为起点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变成了主体,由原来被动听变成主动学习探究,学生主动去思考,主动在上课时讨论,主动寻求答案,学生学习的兴趣浓厚,积极性比较高,学习的效率也自然就高。

  总之,教师必须经常有意识地反省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要有意识地虚心吸取他人之长,通过自我总结和积极借助他人的成功经验来充实自己,不断充实自己教与学的知识库。

  __年_月_日我参加了__区“青峰杯”初中地理“关注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主题教研活动,有幸听了第十中学和第四中学两位老师的讲课,让我近距离地领略到两位教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这两节课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在教学中,老师们都采取了“以人为本,以学促教”的教学原则,通过老师有序的导、生动活泼的启发教,激发学生积极的参与、体验、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了本次教研活动的“关注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主题。以下是我个人在本次听课过程中的一些感受。

  1.情景教学老师们采用多种形式创设情景进行教学。利用教材本身和地图册创设情景传授基础知识,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和交际活动。在情景中理解课文知识和内容,使难点化易,重点难点;在情景中进行操练能提高学生实践的量和质。

  2.情身意浓我们不仅是一位老师,还是一位教育工作者。课堂上教师用各种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使他们怀着轻松愉快的情绪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中去,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知识理解教师都重视在操练中讲解知识,在情景中进行精讲多练,培养学生扎实地掌握和运用地理知识。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边练边讲知识,生动有趣,能加速理解的过程,教师重视通过板书对知识进行点破和

  归纳,起到了事半功倍的目的.

  总之,教师必须经常有意识地反省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要有意识地虚心吸取他人之长,通过自我总结和积极借助他人的成功经验来充实自己,不断充实自己教与学的知识库。

篇三:高中地理听课记录

  

  高中地理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听课记录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主要是从地域文化的人文因素角度阐述其对城市的影响,要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地域文化,其次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其表现是多方面的,物质方面的如城市建筑、交通、服饰等,非物质方面的如语言、居民心理、生活习俗等,而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建筑,文化作为城市建设的灵魂,极大地影响着城市的规划,功能,风格和持续发展能力,故本节课主要探讨研究的就是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的空间布局、结构及风格三个方面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运用实例解释地域文化的含义。

  2.学会从自然环境、历史发展、经济条件等方面分析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的空间布局、结构及风格形成的影响。

  3.通过欣赏民歌、观赏不同城市特色地域文化景观图片,分析某种地域文化形成的原因,培养自觉关注周围人文现象的习惯。

  4.通过讨论学习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的影响,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学习方法思维。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难点:分析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的空间布局、建筑结构及建筑风格的影响

  地域景观丰富多姿,地域文化博大深厚,自然地理环境就是大背景,活动其中的人就是绘画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热爱着这方水土,从而在长时间的沉淀里形成了专属于当地、厚植于当地人内心的一份特色文化,乡愁,是否也由此而来?

  这估计不是一篇合格的听课感悟,更不是一份教学生成路径的合格作业。但我从中真的学到了很多。感谢做课的老师,感谢提供给我宝贵资料的老师,感谢给予我很多指导的老师。

篇四:高中地理听课记录

  

  学习听课记录

  时间:10月18日

  地点:多媒体教室

  课题:《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授课人:李丽

  听课记录:

  情境导入:老师有一位好朋友是一家报社的记者,由于工作需要现在她已经远渡日本,不过发达的现代科技使我们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分享着彼此的快乐,前一段她给老师发来了几张照片,与同学们一起欣赏一下(展示图片:日本美丽的自然风光,意在突出日本的环保和绿化)

  过渡:不过几天之后,我又受到了她的一封邮件,我的朋友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

  情境(二)一位中国记者寄自海外的信

  早在江户时代,日本人就发明了适合日本饮食习惯的一次性筷子。到1990年,日本国产一次性筷子的产量达到了240亿双。与此同时,由于一次性筷子消耗了大大量木材,一些厂商于是将目光转向海外。

  现在,日本全年一次性筷子的消耗量约为257亿双,人均消费200双左右。同时,日本国内一次性筷子的产量仅占3%左右,其余97%都是依靠进口,日本的一次性筷子几乎全是从中国进口的。

  我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

  课上交流:关于一次性筷子

  1你知道日本和中国森林覆盖率各是多少吗?(日本64%,中国17%)

  2你知道一棵50年树龄的大树价值是多少吗?它有哪些功能?

  (产生氧气,吸收有毒气体,增加土壤肥力,涵养水源,为鸟类提供繁养场所……价值19.6万美元)

  这棵50年树龄的大树可以被制成多少双一次性的筷子?它的价值是多少?(可以制成6000---8000双一次性筷子,价值40美元)

  3你知道日本国内采伐的方式吗?我们中国又采取了怎样的采伐方式?(日本“间伐”方式,及时补种;中国采用“一采光”的方式,后继植树工作乏力,使原本可再生的资源变成了一次性资源)

  4你家周围的餐馆有没有使用一次性筷子?(普遍使用)你和你的家人使用过吗?(用过)这些餐馆使用过的一次性筷子是怎样处理的呢?(大都被当作垃圾倒掉)

  5你知道日本的一次性筷子用完之后是如何处理的吗?(有专人回收,由于造纸的原料,三双一次性筷子可以造一张明信片或一张复印用的A4纸)

  总结过度:通过交流,我想我们好多同学也许和我的朋友一样,心情不是很轻松,但是有的同学又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多媒体展示:争议(一):

  有的同学说,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资源丰富,地大物博,应有尽有,砍点森林没什么。你认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过渡导入下一环节合作探究一)

  3、合作探究(一)中国的资源现状

  学生活动1):分析下列图表及材料,自己归纳得出结论。

  材料一:中国资源总量情况一览表

  土

  地:总量世界排名第三位;水第六位;太阳能第二位;矿

  产第三位

  材料二:凡是在世界上已发现的矿在我国均有分布,储量也居世界前列。其中稀土的储量占世界的80%左右,锑矿的储量占世界的40%,钛矿的储量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储量的总和,而钨矿的储量则为世界其他国家储量总和的4倍。

  材料三:中、美及世界人均资源占有量比较

  国

  土(公顷/人)中国0.9美国3.87世界平均2.75耕

  地(亩/人)中国1.41美国10.9世界平均3.75森林面积(亩/人)中国1.8美国17.8世界平均14.3材料四:调查显示:我国煤炭的平均回收率为32%,铜矿的平均回收率为50%,锡矿的平均回收率为28%。中国中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伴生成分复杂,但是有综合利用价值而未进行综合利用的矿产占30%以上,例如,煤矿实行单一开采,与煤共生的高岭土被白白扔掉了……

  材料五:南方与北方的资源对比

  我国南方地区水多耕地少,有色金属集中分布在南方六省,是我国矿产资源分布的一大特色;我国北方地区水少耕地多,能源与矿产资源丰富,煤炭资源的90%,铁矿资源的60%和石油资源的全部几乎在北方。

  师生总结:我国的资源形势: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人均占有资源少,资源相对紧缺,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利用率不高,资源分布不平衡,组合错位,发难度大。

  结论:我国不仅是资源大国也是资源小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

  学生活动2)讨论漫画《离家出走》、《绿色的回忆》、《最后的墓碑》说明了什么,理解滥砍滥伐不仅是破坏资源的问题,还会使动物失去生存的家园,导致土地沙化,引发沙尘暴和洪水泛滥等一系列的的严重问题,澄清争议一)“砍点森林没什么”的错误认识。

  多媒体展示争议(二)

  有的同学又说:现在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民生活水平并不特别富裕,目前最要紧的是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出口一次性筷子能赚取外汇,带动经济发展,应越多越好。(过渡导入下一环节合作探究二)

  4、合作探究二)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学生活动:

  分小组阅读材料,讨论归纳,得出结论。

  材料一:温家宝总理关于:“13亿,做乘除法的问题“的有关材料。”

  材料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我国未来20年能源领域将面临一系列挑战,我国人均能源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我国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到2020年,保证需求的只有9种。

  材料三:2004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消息:安徽沈丘黄孟莹村自90年代以来,每年死亡人数急剧上升,造成这一现状的罪魁祸首竟是受到沿岸许多化工厂排放污水污染的淮河。

  以上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这些现状对我国分别产生怎样的影响?

  师生共同总结: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相互发展相互协调相互制约)

  1)、人是社会的主体,人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的质量、数量直接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增长过快、过多,会导致资源消耗过量,环境恶化。

  2)、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必然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然威胁人类今后的生存。

  结论:谋求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即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世界各国的共识,是面向未来的发展战略,是确保经济和社会长期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

  5概念梳理:自读课本,学习可持续发展有关内容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含义、要求

  6、开眼界: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了解中国的重视程度)

  1992年8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的指导中国环境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第一条就是“实行可续发展战略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指出当前最紧迫的是可持续发展。

  7政策大看台:

  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我国新一届政府多次重申: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行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江泽民强调:实现可持续发展,核心问题是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发展不仅要看经济增长指标,还要看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

  8、你知道吗?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家兴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西部大开发

  青藏铁路通竣工

  西气东输

  南水北调

  西电东送

  三峡工程)

  9实践导行:谈谈我们中学生自己能为实施可持续发展力所能及的做些什么?

  10、结束语:(歌声起《明天会更好》)

  听课评价:课堂容量大、知识涉及面广,总体来看,本节课展示了老师精心的教学设计和准备,能够按设计来完成教学任务。

  优点:

  一、在课堂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巧设情景,开头很有新意,通过展示图片、讲老师的故事,立刻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为以后的教学做了良好的铺垫。在这种情境教学中,师生共同探讨课本主题,避免了空洞的理论说教,二、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突出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活动,课前投入、课上交流、合作探究都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符合学生的实际以及社会、时代发展的要求。

  三、本堂课还有一些出彩的地方,如老师的亲和力,工整的板书设计、语言的精炼等。讲课老师的很有活力的课堂设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同行要多多学习。

  听课的作用

  1.有利于掌握和了解教师贯彻落实教育教学法规、政策和要求等现状。

  2.有利于了解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及水平。

  3.有利于良好教学风气的形成,促进教学改革深入有效地进行。

  4、有利于总结和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促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学习提高和成长。

  教师可以通过听课活动学习到那些优秀和先进的理念、方法和经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篇五:高中地理听课记录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高一地理听课评课记录

  [范文仅供参考,自行编辑使用]

  高一地理听课评课记录

  导语:所谓评课,顾名思义,即评价课堂教学。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以下是**整理高一地理听课评课记录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高一地理听课评课记录1时间:二零**年五月十四日八点

  地点:多媒体二室

  出席人:罗康宁

  张蕊玲

  张甲润

  刘迎新

  主持人:张蕊玲

  记录人:张甲润

  主持人:今天我们会议的主题是对刘老师和张老师所上的两堂课进行评议,希望大家能拿出自己的观点,坦诚客观地对这两节课谈谈自己的看法,现在开始。

  罗老师发言:我先对刘老师的课谈谈看法。这节课思路清晰、学法指导适时恰当,提问能调动激发学生兴趣,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回答,体现了高效课堂。说说问题,在板书冷锋、暖锋后,标记锋面符号时刘老师画了空心符号,如果画上实心符号应该更好。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张老师的课,从两个小故事导入,情景设置能抓住学生学习兴趣;讲解规律清楚,尤其是板书美观、读图能力培养,有利于学生对洋流规律的掌握。

  主持人发言:先说刘老师的课。从这几个方面体现了“高效课堂”。第一,小组讨论运用实际恰当,没有流于形式;第二,案例、组织、板书很好,无可挑剔,尤其是板画加深理解体现高效;第三,利用幻灯片动态演示锋面的移动,形象生动,大大突破了难点,直观形象便于学生理解;第四,课堂提问精准到位,配合视频、台风,最后让学生做天气预报员,与生活结合,体现了学习生活中的地理,体现了高效。如果时间再把握好一些,充裕一些,最后再做些练习,就更好了。张老师的课,利用学生已学过的气压带风带知识引入到洋流,两者相结合,再结合海陆分布理解洋流,这要求学生对海陆分布非常熟悉,能够把理想洋流模式和实际洋流结合起来。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对气候和渔场两个最重要。张老师的课深入浅出、重点突出、幻灯醒目、故事激发兴趣。唯一问题是时间分配问题,到最后时间稍显紧张。

  高一地理听课评课记录2本周四在我校赛课教师,举行了新一轮的高二教师示范课比赛。按照学校的要求,我听了黄元玉老师的一节《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一课,收获颇多。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本节内容为必修一第二单元地球的大气中的第二节,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难在知识抽象,难于理解,再加上我校的基本学情,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以完成教学目标,就显得尤重要。黄老师是我校地理老师中的.佼佼者,曾获得襄阳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他的课以设计独特,语言精练,气氛活跃,成果显著而深受学生喜欢,也是我们年轻老师学习的榜样。今天的这节优质课就是他的教学风格的一个缩影。下面我就谈几点自己的收获和感想。

  首先,是对教材的处理。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又要根据具体的学情、班情因班而异。通过听课看得出,黄老师也是做了很充分的准备,从重难点的把握,到学生活动的设计;从课堂导入的设计,到导学案的设计编排,详略得当,重难点突出。

  其次,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这节课以二战故事导入,教师展示黑白照片,先让学生猜是什么。然后老师揭开谜底,讲述故事,并设疑“日本为什么要设计氢气球炸弹让它漂洋过海去轰炸美国?”“同学们猜一下,这些氢气球炸弹真的能飘到美国吗?”再配上老师抑扬顿挫的声音,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新课教学循序渐进,环节设计深入浅出。从热力环流的原理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单圈环流——三圈环流。层层深入,并作板画细致讲解。每个环节讲解完,都设计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去画气压带风带的示意图,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并配上动画视频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最后配套导学案进行课堂练习,巩固知识。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对本节课的感想

  在整节课堂中,黄老师的讲解,语言精练,很少重复,也没有口头禅。板书设计工整,板画精美。这些都是很值得我们年轻老师学习借鉴的地方。在今后的课堂中,我应该注重课堂的氛围和节奏的把握,合理设计教学。在活跃课堂氛围、把握教材处理和精炼语言上狠下功夫,争取当一名业务精深,深受学生爱戴的人民教师。

  高一地理听课评课记录

推荐访问:高中地理听课记录 听课 记录 高中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