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茶》诗词鉴赏3篇

《满庭芳·茶》诗词鉴赏1  成长,像一件礼物,它总在不经意间悄然走来,带着无限的欣喜和美好。  大年初二,妈妈带我回老家。老家聚集了很多人,姥姥笑呵呵的,忙前忙后,招呼着客人。好多人都是一年没见我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满庭芳·茶》诗词鉴赏3篇,供大家参考。

《满庭芳·茶》诗词鉴赏3篇

《满庭芳·茶》诗词鉴赏1

  成长,像一件礼物,它总在不经意间悄然走来,带着无限的欣喜和美好。

  大年初二,妈妈带我回老家。老家聚集了很多人,姥姥笑呵呵的,忙前忙后,招呼着客人。好多人都是一年没见我了,看见我,都笑着对妈妈说:“呵呵,一年没见,豆豆长成大小伙了。”妈妈一边笑一边说:“哎,只是长高了而已,心理还很幼稚,很不懂事呢!”我心里不服气,但有客人在场,我也没说什么。

  吃完午饭,客人们都陆陆续续回家了。我和两个姐姐在客厅玩。姥姥扶着腰说:“哎吆,真是年纪不饶人。也没做什么,怎么腰酸背疼的。我先进屋躺会儿,你们自己玩。”一边说着,姥姥进自己屋睡觉了。我们三个开始玩纸牌。正玩得起劲,忽然听到门铃声。我们三个谁也不愿意动,继续玩牌。姥姥听见了,从自己的房间里跑出来去开门。只听“啪”的一声,姥姥被地上的礼盒绊倒了。我和姐姐赶紧跑过去,把姥姥扶起来。问姥姥有没有不舒服。姥姥一站起来就笑着说:“哎呀!我真是老了,不中用了。”看起来姥姥没什么大碍,我松了一口气。第一次,我觉得姥姥真的老了。头发花白,由于这几天的操劳,姥姥看起来很疲惫。站在一起,我比姥姥足足高出一头。可我都干了些什么,姥姥的这一摔,像一记耳光,狠狠地抽打着我。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我是姥姥一手带大的,记忆里,姥姥的大手总是那么有力,到哪里都紧紧地牵着我的手,生怕我走丢了。无微不至地照顾我。可是现在,姥姥就站在我眼前,她看上去那么弱,我忽然有了一种要保护姥姥的冲动。

  晚上,妈妈回来了。我把这件事给妈妈说了。并要求妈妈带姥姥去医院检查一下。姥姥对妈妈说:“今天下午的事,多亏了孩子们。”听了这话,我更惭愧了。接下来的几天,我不再和姐姐疯玩了。姥姥走到哪我就跟到哪,帮她提东西,扶她上下楼梯。客人们看见了都夸我长大了,懂事了。不知道为什么,我并不为这样的表扬而高兴。只是,能为姥姥做点事,能“保护”姥姥,让我从心里感到高兴。妈妈看见了,也很高兴。笑着对我说:“这下才是真正地长大了。”

  在浓浓的年味里,我又长大了一岁。要体谅大人,做好自己的事。我也明白妈妈的话,因为我长大了,我学会了关心别人,想到这儿,我的心里洋溢着快乐、幸福。


《满庭芳·茶》诗词鉴赏3篇扩展阅读


《满庭芳·茶》诗词鉴赏3篇(扩展1)

——《满庭芳》诗词鉴赏3篇

《满庭芳》诗词鉴赏1

  《满庭芳·茶》原文

  宋代:黄庭坚

  北苑春风,方圭圆璧,万里名动京关。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纤纤捧,研膏浅乳,金缕鹧鸪斑。

  相如,虽病渴,一觞一咏,宾有群贤。为扶起灯前,醉玉颓山。搜搅胸中万卷,还倾动、三峡词源。归来晚,文君未寐,相对小窗前。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北苑茶山春风浮动,茶饼形状万千,方的如圭器,圆的如璧玉,都十分珍贵。茶饼被研磨地粉碎,进奉御用,可谓有功社稷,可与凌烟阁中为国粉身碎骨的忠臣功德并列。这茶又能战胜酒醉风流,解除春天的睡衣,清神醒脑,排忧解愁。纤纤玉指,研茶沏水,捧精美茶盏,茶盏绣着金边,纹色如鹧鸪鸟的羽毛。

  司马相如虽有渴疾,一觞一咏,引来群贤宾客。相如起做灯前,酒兴文采,风姿挺秀。竭尽胸中万卷诗篇,文辞充沛,犹如三峡落水。相如酒醉,很晚才归家,文君并没入寝,两人相对,坐在小窗前面。

  注释

  满庭芳:词牌名,又名“锁阳台”“*集”,入“中吕调”。九十五字,前片四*韵,后片五*韵。过片二字,亦有不叶韵连下为五言句者。

  北苑:即今福建建瓯。春风:指社前之茶。

  圭(guī):*古代在祭祀、宴飨、丧葬以及征伐等活动中使用的器具。圭方璧圆,喻茶饼形状,也指茶饼珍贵。

  尊俎(zǔ)风流战胜:“战胜风流尊俎”的倒装。尊,通“樽”,酒杯。俎,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物。

  醉玉颓山:形容男子风姿挺秀,酒后醉倒的风采。

  文君:卓文君(前175—前121),汉代才女,与汉代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被后人津津乐道。

  赏析

  该词先从茶的名贵说起,由于是贡品,故采择十分讲究。如此讲究产地节令,且“日费数千工”,制成的方圆茶饼,故无怪要声传万里名动汴京了。“碎身粉骨”二句写得刻至,以研磨制茶之法攀合将相报国之事,以贡茶之贵比之开业之功,着意联想生发,避实就虚。接着写茶之用,茶能解酒驱睡、清神醒脑,排忧解愁。“战胜”、“开边”,字面切合凌烟功臣。以下说:更有红巾翠袖,纤纤玉指,研茶沏水,捧精美茶盏,侍奉身前,堪称一时雅事。好茶叶之外,还要有好水,好茶具,好的捧盏人,这才是品茶之道。

  词的下片写邀朋呼侣集茶盛会。这里写自己雅集品茶,却翻出司马相如的风流情事。茶可解渴,故以“相如病渴”引起。紧接着带出他的宴宾豪兴,又暗暗折入茶会行令的本题。“为扶起灯前”下四句,是承接字面,明写司马相如的酒兴文才,实暗指茶客们酣饮集诗、比才斗学的雅兴。“一觞一咏”两句,用王羲之《兰亭集序》之文典“醉玉颓山”,用《世说新语。容止》中嵇康之事典。“搜搅胸中万卷”,用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还倾动三峡词源”,用杜甫《醉歌行》“词源倒流三峡水”。以上连用四个典故,真是“无一字无来处”。最后带出卓文君,呼应相如,为他们的风流茶会作结,全词亦至此归结为一。

《满庭芳》诗词鉴赏2

  【年代】:

  宋

  【作者】:

  秦观——《满庭芳》

  【内容】:

  晓色云开,春随人意, 骤雨才过还晴。 古台芳榭,飞燕蹴红英。 舞困榆钱自落,秋千外、绿水桥*。 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

  多情。行乐处,珠钿翠盖,玉辔红樱。 渐酒空金榼,花困蓬瀛。 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 凭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

  【作者】: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目为元佑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文辞为苏轼所赏识,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工诗词。词多写男女情爱,也颇有感伤身世之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诗风与词风相近。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注释】:

  榭:台上之屋。 榆钱:榆树上榆荚,开似钱而成串,俗称榆钱。 珠钿翠盖:指乘车之仕女及其华丽的车辆。珠钿,首饰。 玉辔红缨:均为马具,此指骑马的男子。 金榼:金酒具。 花困蓬瀛:为蓬瀛海上仙山的花所困。 豆蔻梢头:指年轻女子。村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又本牧《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芜城:扬州。

  【赏析】:

  此词追忆往日在扬州的欢乐时光,以反衬今日的落寞情怀,结尾以景结情,耐人寻味。


《满庭芳·茶》诗词鉴赏3篇(扩展2)

——《满庭芳》诗词赏析3篇

《满庭芳》诗词赏析1

  《满庭芳》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

  画角声断谯门。

  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

  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

  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

  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楼望断,灯火已黄昏。

  【注释】:

  ①谯门:城门。

  ②引:举。 尊:酒杯。

  ③蓬莱旧事:男女爱情的往事。

  ④烟霭:指云雾。

  ⑤消魂:形容因悲伤或快乐到极点而心神恍惚不知所以的样子。

  ⑥谩:徒然。 薄倖:薄情。

  【评解】

  这首词写诗人与他所眷恋的一个女子的离别情景,充满了低沉婉转的感伤情调。上片描写别时的景色及对往事的回忆。下片抒写离别时的留恋、惆怅之情。全词把凄凉秋色、伤别之情,融为一体。通过对凄凉景色的描写,用宛转语调表达伤感的.情绪,是这首词的主要艺术特色。


《满庭芳·茶》诗词鉴赏3篇(扩展3)

——黄庭坚《满庭芳·茶》文学赏析 (菁选2篇)

黄庭坚《满庭芳·茶》文学赏析1

  该词先从茶的名贵说起,由于是贡品,故采择十分讲究。如此讲究产地节令,且“日费数千工”,制成的方圆茶饼,故无怪要声传万里名动汴京了。“碎身粉骨”二句写得刻至,以研磨制茶之法攀合将相报国之事,以贡茶之贵比之开业之功,着意联想生发,避实就虚。接着写茶之用,茶能解酒驱睡、清神醒脑,排忧解愁。“战胜”、“开边”,字面切合凌烟功臣。以下说:更有红巾翠袖,纤纤玉指,研茶沏水,捧精美茶盏,侍奉身前,堪称一时雅事。好茶叶之外,还要有好水,好茶具,好的捧盏人,这才是品茶之道。

  词的下片写邀朋呼侣集茶盛会。这里写自己雅集品茶,却翻出司马相如的风流情事。茶可解渴,故以“相如病渴”引起。紧接着带出他的宴宾豪兴,又暗暗折入茶会行令的本题。“为扶起灯前”下四句,是承接字面,明写司马相如的酒兴文才,实暗指茶客们酣饮集诗、比才斗学的雅兴。“一觞一咏”两句,用王羲之《兰亭集序》之文典“醉玉颓山”,用《世说新语。容止》中嵇康之事典。“搜搅胸中万卷”,用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还倾动三峡词源”,用杜甫《醉歌行》“词源倒流三峡水”。以上连用四个典故,真是“无一字无来处”。最后带出卓文君,呼应相如,为他们的风流茶会作结,全词亦至此归结为一。

黄庭坚《满庭芳·茶》文学赏析2

  北苑茶山春风浮动,茶饼形状万千,方的如圭器,圆的如璧玉,都十分珍贵。茶饼被研磨地粉碎,进奉御用,可谓有功社稷,可与凌烟阁中为国粉身碎骨的忠臣功德并列。这茶又能战胜酒醉风流,解除春天的睡衣,清神醒脑,排忧解愁。纤纤玉指,研茶沏水,捧精美茶盏,茶盏绣着金边,纹色如鹧鸪鸟的羽毛。


《满庭芳·茶》诗词鉴赏3篇(扩展4)

——《早秋》诗词鉴赏3篇

《早秋》诗词鉴赏1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作者:

  许浑古 字仲晦,润州丹阳人,圉师之后也。大和六年李珪榜进士,为当涂、太*二县令。少苦学劳心,有清羸之疾,至是以伏枕免。久之,起为润州司马。大中三年,拜监察御史,历虞部员外郎,睦、郢二州刺史。尝分司朱方,买田筑室,后抱病退居丁卯涧桥村舍,暇日缀录所作,因以名集。浑乐林泉,亦慷慨悲歌之士。登高怀古,已见壮心,故为格调豪丽,犹强弩初张,牙浅弦急,俱无留意耳。至今慕者极多,家家自谓得骊龙之照夜也。早岁尝游天台,仰看瀑布,旁眺赤城,辨方广于霏烟,蹑石桥于悬壁,登陟兼晨,穷览幽胜。朗诵孙绰古赋,傲然有思归之想,志存不朽,再三信宿,彷徨不能去。以王事不果,有负初心。

  后昼梦登山,有宫阙凌虚,问,曰:“此昆仑也。”少顷,远见数人方饮,招浑就坐,暮而罢。一佳人出笺求诗,未成,梦破。后吟曰:“晓人瑶台露气清,庭中惟见许飞琼。尘心未断俗缘在,十里下山空月明。”他日复梦至山中,佳人曰:“子何题余姓名于人间“遂改为“天风吹下步虚声”,曰:“善矣。”浑才思翩翩,仙子所爱,梦寐求之,一至于此。昔子建赋《洛神》,人以徒闻虚语,以是谓迂诞不信矣。未几遂卒。有诗二卷,今传。

  注释:

  一叶下:此句典出《淮南子·说山训》:“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赏析:

  写早秋的景色和感触,能自出新意。末句从屈原《九歌·湘夫人》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点化,与前句天衣无缝。

《早秋》诗词鉴赏2

  《太原早秋》

  唐代:李白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太原早秋》译文

  光阴逝去,花草渐渐凋零;随着大火星渐渐西移,夏天慢慢离去。

  秋霜早早地从北方来到这里,黄河以北已经呈出一派秋天的气息。

  夜夜秋梦都缠绕着边城上空的月亮,心却随着月光回到了家乡的楼上。

  思乡之情就像这绵绵不断的汾河水,无时无刻不在悠悠地流向家乡。

  《太原早秋》注释

  太原:即并州,唐时隶河东道。

  岁落:光阴逝去。众芳歇:花草已凋零。

  大火: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即心宿。《诗经·七月》“七月流火”即指此星。这颗星每年夏历五月的黄昏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六七月开始向下行,故称“流火”。时当大火流,即时当夏历七月之后。张衡《定情歌》:“大火流兮草虫鸣。”《图书编》:“大火,心星 也。以六月之昏,加于地之南,至七月之昏,则下而西流矣。”

  塞:关塞,指长城。李白北游曾到雁门一带的关塞上。秋天了,他想到塞外,当早感霜威。

  云色渡河秋:云彩飘过黄河,也呈现秋色。

  故国:家乡。

  汾水:汾河。黄河第二大支流,发源于山西宁武县管涔山,流经山西中部、南部入黄河。《唐六典注》:汾水出忻州,历太原、汾、晋、绛、蒲五州,入河。《太*寰宇记》:汾水,出静乐县北管涔山,东流入太原郡界。

  《太原早秋》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早秋自然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羁旅他乡,时时刻刻不在思念着自己的家乡河亲人,以及渴望归乡的急切心情。这首诗设喻新奇巧妙,结构严整,感情真挚,格调高远。

  首联“岁落众芳歇,时当大伙流”。“众芳歇”中“芳”指花,就是说很多的花儿已经凋落了。在自然界中,花草之类,逢春而荣,遇秋而衰,这是自然规律。“大火”指星名,二十八星宿之一,也就是“心宿星”,居于正南,“流”指向下行,这里点出了时至七月了。诗歌开头两句借自然景物含蓄地表明了诗歌所描写的季节——早秋。从律诗的结构来说,这一联是起。

  接着进入颔联,承接首联的“早秋”。“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威”就是威力、威风,在此指秋霜很浓。“出塞”、“渡河”是地域位置。“塞”指边塞。“河”指黄河。这两句直接描写了太原早秋的自然气候。特别要注意的是诗人为了更好地表现太原自然地理条件的特点,除了用词语描写外,诗人还运用了镶嵌的修辞手法,也就是在两句末镶嵌了“早”、“秋”两字,巧妙点题。

  所谓镶嵌的修辞手法,谭永祥教授在《汉语修辞美学》中说过:“将特定的字、词镶嵌在特定的文句中,以便收到多种表达效果,这种修辞手法叫‘镶嵌’。”同时又说:“将特定的字、词置于句首或句尾者叫‘镶’,置于句中者叫‘嵌’。”这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不但具有突出和强调意义的作用,而且在是文章增强趣味性和视觉的感染性。在这首诗歌中,标题中“早秋”在诗句中得到形式和内容上的照应,而且把两句通过“早”和“秋”联系起来,不但强调了诗人所描绘的“早秋”景色特点,而且在形式上得到相照应,形成对偶,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进入颈联,这一联转写作者自己。“梦”指作者的归乡之梦,“边城”指太原。对于一个远行在外作客他乡的游子来说,一到夜晚“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思归之情悠然而生,但是这个愿望不能马上实现,只能绕着边城的月亮来旋转。“故国”指故乡。虽然归家的愿望不能立即实现,但是却归心似箭,诗人的那颗心早已飞回了故乡的家园。

  尾联是合。“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悠悠”就是本是忧郁的意思,但也有情悠悠,思悠悠之意。同时,联系上一句“思归若汾水”来看,“悠悠”也有绵延不断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思念归家之情时时刻刻萦绕心头,就如同汾河水一样,没有一天断绝过啊。以水喻情,这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方法,也是“流水”这一意象所蕴含的意义之一。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张说的“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李白的“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在这首诗里,诗人为了强调自己的“思归”之情的深远,也通过日夜不停的汾河水不停流淌为喻,形象而生动地表现出了自己日夜思归的情怀。

  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注重了文题相映,特别是在颔联运用镶嵌的修辞手法,在两句的末尾分别用了“早”、“秋”两个字,匠心独运地点题并照应诗题。其次,后两句运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把抽象的思归之情形象化,以水喻情,连绵不断,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思归不断的情怀。

  《太原早秋》创作背景

  这首诗诗作于公元735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秋天。这年夏天他应友人元演之邀,同来太原,意欲攀桂以求闻达,然而辗转三晋,时历半载,终未能得到实现抱负之机会,故有怀归之意。所以写下此时抒发自己的心情。

  《太原早秋》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早秋》诗词鉴赏3

  《早秋三首·遥夜泛清瑟》原文

  唐代:许浑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漫漫长夜中泛流着琴瑟的清音;青萝轻拂好象有西风飕飕而生。

  白露凝珠的野草栖留几只残萤;秋之晨雁群掠过银河向南飞腾。

  高大的树木拂晓看来尚未凋零,阳光下遥望远山层次格外分明。

  淮南子有一叶落而知岁暮之句;我悟到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情。

  注释

  金河:秋天的银河。古代五行说以秋为金。

  拂:掠过。

  泛:弹,犹流荡。

  还密:尚未凋零。

  淮南两句:用《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暮”和《楚辞·九歌·湘夫人》“洞庭波兮木叶下”意。

  赏析

  这是一首写早秋景色的咏物诗。诗人以清丽的笔调描绘了遥夜、清瑟、西风、翠萝、残萤、玉露、早雁、远山、落叶等初秋景色。在描绘过程中,诗人从听觉及视觉的高低远近着笔,落笔细致,层次清楚。无论写景还是用典,都贴切自然,紧扣“早秋”这一主题。

  诗的前四句写初秋的夜景: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漫漫长夜,荡漾着清冷的瑟音;凛凛西风,吹拂着青萝轻轻飘荡。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几只残存的萤火虫,栖息在沾满白露的野草上;清秋的拂晓,一行大雁掠过星光淡淡的`银河。

  诗的后四句写初秋的早晨: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曙光初照,高大的树木依然枝叶繁茂;晴空万里,峰峦迭翠,层次格外分明。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古人说“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如今见到淮南一叶飘零,我自然感觉到:洞庭湖的秋天就要来了。


《满庭芳·茶》诗词鉴赏3篇(扩展5)

——《满庭芳·小阁藏春》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满庭芳·小阁藏春》原文、翻译及赏析1

  满庭芳·小阁藏春

  小阁藏春,闲窗销昼,画堂无限深幽。

  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

  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恰似、何逊在杨州。

  从来,如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

  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莫恨香消玉减,须信道、扫迹难留。

  难言处,良窗淡月,疏影尚风流。

  译文

  在阁楼中好似春天一般,*常不用的窗子将白昼都隔在了外面,走在画廊里,发现这里非常深幽。篆香烧尽了,日影移上帘箔了,才发现黄昏将近。我喜爱梅花,自己种的江梅渐已长好,为什么一定要再临水登楼赏玩风月而荒废了时光呢。没有人来找我谈话聊天,如今在这样的寂寥环境里独自面对梅花,就好像当年何逊在扬州对花彷徨。

  梅花色泽美艳,它虽不像别的花那么畏惧霜雪,但毕竟娇弱,难以禁受寒风冷雨的摧残。又是谁吹起横笛曲《梅花落》,吹动了我的愁绪。不要怨恨暗香消失,落花似雪,要相信,虽然梅花踪迹难寻而它情意长留。我很难说出我的家世,多想有一个美好的夜晚,淡淡的月光投下梅枝横斜优美的姿影,从这姿影里还能显示出梅花的俊俏风流。

  注释

  ⑴满庭芳:词牌名。

  ⑵篆香:对盘香的喻称。

  ⑶江梅:此指梅中上品,非泛指江畔、水边之梅。

  ⑷临水登楼:语出王粲《登楼赋》“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之句。

  ⑸浑似:完全像。

  ⑹何逊在扬州:语出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之句。

  ⑺韵胜:优雅美好。

  ⑻难堪雨藉:难以承受雨打。

  ⑼不耐风揉:《乐府雅词》卷下、《梅苑》卷三、《全宋词》第二册均作“不耐风柔”,“柔”字不通,故改。

  ⑽横笛:汉横吹曲中有《梅花落》。

  ⑾扫迹:语见孔稚珪《北山移文》“乍低枝而扫迹”。原意谓扫除干净,不留痕迹。此处系反其意而用之。

  赏析:

  这是清照的咏梅词之一,后人曾补题为“残梅”,借梅花清瘦高雅之趣,写个人情思;堪称咏物词中的佳作。

  “小阁藏春”一句“先盘远势”描绘了一个特殊的抒情环境。作者首先写出了她住处的寂寞无聊。“小阁”即小小的闺阁,这是妇女的内寝;“闲窗”即表示内外都是闲静的。“藏”与“锁”互文见义。美好的春光和充满生气的白昼,恰恰被藏锁在这狭小而闲静的圈子里。唐宋时富贵之家的内寝往往有厅堂相连结。小阁设在画堂里侧。春光和白昼俱藏锁住了,暗示这里并未感到它们的存在,因而画堂显得特别深幽。“深幽”极言其堂之狭长、暗淡、静阒。作者已习惯这种环境,似乎还满意于它的深幽。古人爱尚雅洁者都喜焚香。篆香是一种中古时期的高级盘香。它的烧尽,表示整日的时光已经流逝,而日影移上帘箔即说明黄昏将近。“小阁”、“闲窗”、“画堂”、“篆香”、“帘箔”等一系列的物质景致说明,抒情女主人公生活在上层社会,富贵安闲,但环境中也透出一股异样的冷清寂静。“手种江梅渐好”是词意的转折,开始进入咏物。黄昏临近之时女主人公,于室外见到亲手种植的江梅,忽然产生一种欣慰。它的“渐好”能给种树人以安慰;欣赏“手种江梅”,又会有许多往事的联想,因而没有必要再临水登楼赏玩风月了。除了对梅花的特殊情感之外,似乎心情慵倦,于应赏玩的景物都失去了兴致。接着由赏梅联想到南朝诗人何逊恋梅之事,词意开始向借物抒情方面过渡,渐渐接近作者主旨。何逊,南朝梁著名文学家,其诗情辞宛转,诗意隽美,深为后来的诗人杜甫和黄庭坚等赏识。梁代天监间,他曾为建安王萧伟的水曹行参军兼记室,有咏梅的佳篇《扬州法曹梅花盛开》诗(亦作《咏早梅》)。清人江昉刻本《何水部集》于此诗下有注云:“逊为建安王水曹,王刺扬州,逊廨舍有梅花一株,日吟咏其下,赋诗云云。后居洛思之,再请其任,抵扬州,花方盛开,逊对花徬徨,终日不能去。”何逊对梅花的一片痴情是其寂寞苦闷的心情附着所致。按清照的理解,何逊在扬州是寂寥的。如今在寂寥环境独自面对梅花,清照亦产生了“何逊在扬州”般的寂寞与苦闷。

  词人联系个人身世之感抒发对残梅命运的深深同情。“从来知韵胜”,是她给予梅花整体的赞语。“韵”是风韵、神韵,是形态与品格美的结合。梅花是当得起“韵胜”的词人肯定了这一点之后,却不再多说,转笔来写它的不幸,发现它零落后别有一番格调意趣。“藉”与“揉”也是互文见义,有践踏摧损之意。梅虽不畏寒冷霜雪,但它毕竟是花,仍具花之娇弱特性,因而也难以禁受风雨的践踏摧损。这是花的命运。由落梅的命运,作者产生各种联想词意呈现很曲折的状态。由落梅联想到古曲《梅花落》,是虚写,以此表现落梅引起作者个人的感伤情绪,造成一团“浓愁”而难以排解。但作者又试图进行自我排解,词情为之一变。梅花的暗香消失、落花似雪,说明其飘谢凋零,丰韵不存。这本应使人产生春恨,迁恨于春日风雨的无情。但词人以为最好还是“莫恨”,“须信道、扫迹情留。”“扫迹”即踪迹扫尽,难以寻觅。“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是补足“情留”之意。“难言处”是对下阕所表达的复杂情感的概括,似乎还有与作者身世的双关的含意。想象在一个美好的夜晚,淡淡的月光,投下梅枝横斜优美的姿影。从这姿影里还显示出梅的俊俏风流,应是它扫迹后留下的一点情意。也许明年它又会重开,并带来春的信息。“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突出了梅花格调意趣的高雅,使全词的思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赞美了一种饱经苦难折磨之后,仍孤高自傲,对人生存在信心的高尚的精神品格。

  这首词大约是作者经历了国破家亡的巨变后所作的,具有特别凄凉悲咽的情调。即使在这样的咏物词中,也寄寓着作者不幸的身世之感。全词意境相谐,词调低沉,语言轻巧,写尽了词人在冷清寂寞的环境中所产生的深切感伤。


《满庭芳·茶》诗词鉴赏3篇(扩展6)

——《绿头鸭》诗词鉴赏3篇

《绿头鸭》诗词鉴赏1

  【年代】:宋 【作者】:贺铸——《绿头鸭》 【内容】:

  玉人家,画楼珠箔临津。 託微风彩箫流怨,断肠马上曾闻。 宴堂开、艳妆丛里,调琴思、认歌颦。 麝蜡烟浓,玉莲漏短,更衣不待酒初醒。 绣屏掩、枕鸳相就,香气渐暾暾。 回廊影、疏钟淡月,几许消魂? 翠钗分、银笺封泪,舞鞋从此生尘。 任兰舟、载将离恨,转南浦、北西醺。 记取明年,蔷薇谢后,佳期应未误行云。 凤城远、楚梅香嫩,先寄一枝春。 青门外,只凭芳草,寻访郎君。

  【作者】: 贺铸(1052-1125),字方回,卫州(今属河南)人,熙宁中恩授右班殿直,后改入文资。徽宗立,始为泗洲通判,徒太*州,晚年退居苏州,年历号庆湖遗老。 贺铸秉性耿直,不谄权贵,好义时政,使酒任气,仕途坎坷,壮志难酬,故时进牢骚满腹。 贺铸的词风格绮丽,善于锤练字句,也有一些作品写得豪放雄壮。词集《东山寓声乐府》,存词三百首。

  【注释】: 珠箔:珠帘。 暾暾:香气浓郁。 醺:太阳余光。 行云:用楚怀王游高唐梦神女事。 凤城:京城。相传秦穆公之女弄玉箫引凤,凤凰降临京城,故称京城为凤城。

  【赏析】: 这首词写闺情,对往日欢会的追忆,愈显其独处之孤凄,情致缠绵,华瞻秾丽。


《满庭芳·茶》诗词鉴赏3篇(扩展7)

——秦观作品满庭芳的意义解析 (菁选2篇)

秦观作品满庭芳的意义解析1

  秦观以满庭芳为词牌名写作的词有三首,分别是《满庭芳•山抹微云》、《满庭芳•碧水惊秋》、《满庭芳•咏茶》。

  秦观的三首满庭芳,以第一首最为出名,他因此被称为“山抹微云君”。本词分为上下两阙,上阕主要讲的是景色,群山上飘着淡淡的云朵,漫天的衰草望不到边际,远处的城楼传来一阵阵的号角声。暂时停下船,和美人一起边喝酒边聊天。想起以前的往事,此刻都化作缕缕青烟,夕阳西下,回家的乌鸦飞过天空,一条小河静静地绕着孤村。

  下阕说的是此刻很悲伤失意,解下腰间的香袋,得到一个薄情寡义流连青楼的骂名。这次分别不知道何时才能再相见,袖口上、衣襟上,只留下离别的泪痕。悲伤至极,抬头已经看不见远处的高楼,万家灯火已经亮起了。

  这首词的选景很特别,看似漫不经心,其实是这些景物引起了他心中的感情,他喜欢诗词,也喜欢和红颜知己聊天喝酒,他的行为在其他人看起来很轻浮,事实却不是这样的,他心里的抱负没有几个人知道。诗词发展到宋朝已经非常成熟,秦观对词的驾驭能力可谓是高手中的高手,身边的景随手拈来,让看过的人都觉得很赞。整首词读起来有淡淡的"忧伤,这和秦观的境遇很贴切,他想报效国家,但是心性散漫,不合适被拘束,政治言论和主流多不一致,导致自己多次被贬。

秦观作品满庭芳的意义解析2

  秦观的《水龙吟》是一首当之无愧的婉约之词,更是一首绝美的情诗篇,在这首词中,深深的蕴含了作者对于爱情的希翼,对于情人的爱意,缠绵不绝,令人深深着迷。下面跟随小编对《水龙吟》进行详细分解,着重赏析。

  《水龙吟》是这首词的词牌,作为词的名称则应该是《小楼连远横空》。这首《水龙吟》共由八句话组成,分上下阙,上阙有四句,下阙亦是四句,首先来看看上阙都写了些什么?

  从字面意思看解析,上阙讲述的是一名倚立挨着园林旁边小楼的女子,正在目送着她的恋人跨上白马奔驰离去的身影。逐句解析,正值清明时节,一名女子身着单衣,身靠小楼,将珠帘拉了一半,春天已经来了,但是天气并没有完全转暖,时有小雨落下,门后的卖花声音此起彼伏,但那名女子的注意力早已不在如何装扮上,而是对着即将远离的爱人身影阵阵发呆。

  转入下阙,主人公从女子切换到了男子,与上阙女子之情相互呼应。逐句解析,男子骑上了白马,离开了相恋多年的女子,不禁感慨离别容易相聚难,不知今日的离别何时才能换回再次的重复,为了能打下自己的一天片,能够成就功名,只能忍受这离别之情,虽然离开,但心里却是万般难以割舍,频频回首,只希望再次见到恋人时,仍然皓月当空,就像从未离别一样。

  这首《水龙吟》将作者的离别之情刻画的入木三分,让闻着不禁黯然神伤,可谓神作。


《满庭芳·茶》诗词鉴赏3篇(扩展8)

——满庭芳·山抹微云原文翻译及赏析

满庭芳·山抹微云原文翻译及赏析1

  满庭芳·山抹微云

  朝代:宋代

  作者:秦观

  原文: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会稽山上,云朵淡淡的像是水墨画中轻抹上去的一半;越州城外,衰草连天,无穷无际。城门楼上的号角声,时断时续。在北归的客船上,与歌妓举杯共饮,聊以话别。回首多少男女间情事,此刻已化作缕缕烟云散失而去。眼前夕阳西下,万点寒鸦点缀着天空,一弯流水围绕着孤村。

  悲伤之际又有柔情蜜意,心神恍惚下,解开腰间的系带,取下香囊……徒然赢得青楼中薄情的名声罢了。此一去,不知何时重逢?离别的泪水沾湿了衣襟与袖口。正是伤心悲情的时候,城已不见,万家灯火已起,天色已入黄昏。

  注释

  谯门:城门。

  引:举。尊:酒杯。

  蓬莱旧事:男女爱情的往事。

  烟霭:指云雾。

  消魂:形容因悲伤或快乐到极点而心神恍惚不知所以的样子。

  谩:徒然。薄幸:薄情。

  赏析:

  作者:周汝昌

  有不少词调,开头两句八个字,便是一副工致美妙的`对联。宋代名家,大抵皆向此等处见工夫,逞文采。诸如“作冷欺花,将烟困柳”。“叠鼓夜寒,垂灯春浅”……一时也举他不尽。这好比名角出台,绣帘揭处,一个亮相,丰采精神,能把全场“笼罩”住。试看那“欺”字“困”字,“叠”字“垂”字……词人的慧性灵心、情肠意匠,早已颖秀葩呈,动人心目。

  然而,要论个中高手,我意终推秦郎。比如他的笔下“碧水惊秋,黄云凝暮”,何等神笔!至于这首这两句端的好在何处?

  大家先就看上了那“抹”字。好一个“山抹微云”!“抹”得奇,新鲜,别有意趣!

  “抹”又为何便如此新奇别致,博得喝采呢?

  须看他字用得妙,有人说是文也而通画理。

  抹者何也?就是用别一个颜色,掩去了原来的底色之谓。所以,唐德宗在贞元时阅考卷,遇有词理不通的,他便“浓笔抹之至尾”(煞是痛快)!至于古代女流,则时时要“涂脂抹粉”,罗虬写的“一抹浓红傍脸斜”,老杜说的“晓妆随手抹”,都是佳例,其实亦即用脂红别色以掩素面本容之义。

  如此说来,秦郎所指,原即山掩微云,应无误会。

  但是如果他写下酌真是“山掩微云”四个大字,那就风流顿减,而意致无多了。学词者宜向此处细心体味,同是这位词人,他在一首诗中却说:“林梢一抹青如画,知是淮流转处山。”同样成为名句。看来,他确实是有意地运用绘画的笔法而将它写入了诗词,人说他“通画理”,可增一层印证。他善用“抹”字。一写林外之山痕,一写山间之云迹,手法俱是诗中之画,画中之诗,其致一也。只单看此词开头四个字,宛然一幅“横云断岭”图。

  出句如彼,且看他对句用何字相敌?他道是:“天连衰草。”

  于此,便有人嫌这“连”字太*易了,觉得还要“特殊”一点才好。想来想去,想出一个“黏”字来。想起“黏”字来的人,起码是南宋人了,他自以为这样才“炼字”警策。大家见他如此写天际四垂,远与地*相“接”,好像“黏合”了一样,用心选辞,都不同俗常,果然也是值得击节赞赏!

  我却不敢苟同这个对字法。

  何以不取“黏”字呢?盖少游时当北宋,那期间,词的风格还是大方家数一派路子,尚五十分刁钻古怪的炼字法。再者,上文已然着重说明:秦郎所以选用“抹”并且用得好,全在用画人词,看似精巧,实亦信手拈来,自然成趣。他断不肯为了“敌”那个“抹”字,苦思焦虑,最后认上一个“黏”,以为“独得之秘”——那就是自从南宋才有的词风,时代特征是不能错乱的。“黏”字之病在于:太雕琢,——也就显得太穿凿;太用力,——也就显得太吃力。艺术是不以此等为最高境界的。况且,“黏”也与我们的民族画理不相贴切,我们的诗人赋手,可以写出“野旷天低”,“水天相接”。这自然也符合西洋透视学;但他们还不致也不肯用一个天和地像是黏合在一起这样的“修辞格”,因为画里没有这样的概念。这其间的分际,是需要仔细审辨体会的:大抵在选字工夫上,北宋词人宁肯失之“出”,而南宋词人则有意失之“人”。后者的末流,就陷入尖新、小巧一路,专门在一二字眼上做扭捏的工夫;如果以这种眼光去认看秦郎,那就南其辕而北其辙了。

推荐访问:鉴赏 诗词 满庭 《满庭芳·茶》诗词鉴赏3篇 《满庭芳·茶》诗词鉴赏1 满庭芳·咏茶解释